一、医用止血材料的定义与分类
医用止血材料是一类通过物理封堵、化学促凝或生物活性作用实现快速止血的医疗器械,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和急救场景。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:
1、物理止血材料(如胶原海绵、氧化纤维素):通过吸水膨胀形成物理屏障;
2、化学止血材料(如明胶海绵、凝血酶制剂):激活凝血因子或促进血小板聚集;
3、生物活性材料(如壳聚糖、纤维蛋白胶):兼具止血、抑菌和组织修复功能。

二、医用止血材料的核心应用场景
1. 手术室:精准止血的关键工具
- 复杂外科手术:在神经外科、心脏外科等精细手术中,止血材料可精准控制渗血,减少电灼止血对组织的损伤(如脑部手术中避免神经灼伤)。
- 微创介入治疗:配合内镜技术,通过止血粉喷洒或贴片覆盖处理消化道出血、血管介入术后渗血。
2. 创伤急救:与时间赛跑的"生命屏障"
- 战创伤救治:军队和急救车常备的止血敷料,可在3-5分钟内控制动脉喷溅性出血,较传统绷带止血效率提升80%以上。
- 院前急救:针对交通事故、自然灾害等场景,止血材料配合加压包扎可将转运死亡率降低40%。
3. 特殊医疗场景
- 凝血功能障碍患者:血友病、肝素化治疗患者的术中止血,避免因凝血因子缺乏导致的持续渗血。
- 慢性创面管理:糖尿病足溃疡、压疮等渗液较多的伤口,止血材料可同步实现渗液吸收和抑菌保护。
三、湖南微肽生物的创新实践:技术突破与产品矩阵
1. 核心产品与技术路线
湖南微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依托生物材料改性技术,构建了"止血+修复"双功能产品体系:
(1)核心产品
- 雪盾牌止血材料(Ⅲ型):规格多样,包含圆形(直径3-5cm)和方形(3cm×2cm至10cm×10cm)。
- 使用方式:直接覆盖伤口并加压止血,固定后可通过生理盐水润湿移除。
- 壳聚糖止血海绵敷料:(二类医疗器械)利用壳聚糖表面正电荷特性,吸引红细胞聚集形成血凝块,5-10分钟快速止血。
- 具有天然抑菌性,可减少创面感染风险。
(2)技术优势
- 高效性:针对动脉出血,止血速度显著快于传统纱布(传统需18-24小时,微肽产品仅需5-10分钟)。
- 安全性:材料可降解且无毒性,适用于全身各部位。
- 适应性强:不依赖凝血因子,可应对肝素化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出血。
(3)合规性
- 注册证类别为二类医疗器械,符合医保分类中的“海绵类”和“非织布类”标准。
- 适用于体表止血,不可植入体内
2. 产业化突破与市场表现
- 智能制造升级:2023年建成全自动生产线,实现关键工艺参数(温度、pH值、交联度)的AI动态调控,产品良率提升至98.5%。
- 临床应用拓展:已进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50余家三甲医院采购目录,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,同比增长32%。
四、医用止血材料的未来趋势
湖南微肽作为国产止血材料头部企业,依托长沙“美妆谷”生物医药产业集群,持续推动技术升级:

1、智能化发展:集成传感器技术,实时监测止血效果和创面环境(如pH值、温度)。
2、再生医学融合:开发含干细胞因子的止血材料,同步实现止血和组织再生。
3、个性化定制:基于3D打印技术制造与创面形态匹配的止血支架。
作为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支撑,医用止血材料正在从单纯"堵漏"向"智能修复"进化。湖南微肽生物通过生物材料创新和产业化实践,不仅提升了国产止血产品的技术竞争力,更在创伤救治、复杂手术等领域创造了显著的临床价值。随着"精准医疗"时代的到来,止血材料必将向着更高效、更智能、更人性化的方向持续突破。